?
熱點動態
深圳市和廣東省專精特新認定有什么不一樣之處呢?
發布時間:2022-12-06內容編輯:宇辰管理
點擊數:
創新型中小企業評價
深圳市:
企業所在區中小企業主管部門根據評價標準,對企業自評信息和相關佐證材料進行審核和實地抽查,將符合評價標準的企業向市中小企業服務局推薦,市中小企業服務局對各區推薦企業按照5%比例進行隨機抽查,根據抽查情況對各區申報工作進行通報。
廣東?。?/strong>
地級以上市中小企業主管部門組織對企業自評信息和相關佐證材料進行初審、實地抽查,登錄信用中國和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企業合規經營情況,并將初審通過的向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推薦。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
深圳市:市中小企業服務局組織對企業申請材料和相關佐證材料進行審核,視情況可委托第三方機構進行評審,開展實地抽查,結合年度認定規模對滿足條件的企業擇優公示,公示無異議的,由市中小企業服務局認定為深圳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廣東?。?/strong>
地級以上市中小企業主管部門組織對企業申請材料和相關佐證材料進行初審、實地抽查,登錄信用中國和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企業合規經營情況,可根據工作實際就合規經營情況征求網信、發展改革、生態環境、應急管理、市場監管、稅務等相關職能部門意見,初審通過的向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推薦。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推薦
深圳市:市中小企業服務局組織對企業申請材料和相關佐證材料進行初審,視情況可委托第三方機構進行評審,開展實地抽查,初審通過的向工業和信息化部推薦。
廣東?。?/strong>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組織對企業申請材料和相關佐證材料進行審核,開展實地抽查,登錄信用中國和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企業合規經營情況,并將審核通過的向工業和信息化部推薦。
培育扶持
深圳市:依托市中小微企業(民營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加強部門協同和市區聯動,形成工作合力,統籌運用財稅、金融、技術、產業、人才、用地、用能等政策工具持續支持優質中小企業發展,提高政策精準性和有效性。
針對不同層次優質中小企業的特點和需求,完善扶持措施,加大服務力度,維護企業合法權益,不斷優化中小企業發展環境,激發涌現一大批專精特新企業。
著力構建政府公共服務、市場化服務、公益性服務協同促進的服務體系,通過搭建創新成果對接、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創新創業大賽、供需對接等平臺,匯聚服務資源,創新服務方式,為優質中小企業提供全周期、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通過普惠服務與精準服務相結合,著力提升服務的廣度、深度、精準度和響應速度,增強企業獲得感。
各涉企部門和各類中小企業服務機構應加強指導和服務,促進優質中小企業提升公司治理、精細管理和合規經營水平,防范各類風險,推動持續健康發展,切實發揮優質中小企業示范作用。
廣東?。?/strong>
積極爭取和落實國家、省對專精特新企業的扶持政策。省先進制造業發展等專項資金對符合條件的專精特新企業項目予以支持。鼓勵各地對專精特新企業給予資金支持。
引導銀行機構針對專精特新企業推出專屬融資服務;通過中小企業信貸風險補償資金促進優質中小企業融資;深化與境內三大證券交易所合作,開展專精特新企業股權融資對接專項行動。
對承擔國家和省重大項目的專精特新企業,探索擇優賦予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揭榜掛帥”或自主舉薦名額。建立多層次人才培訓體系,實施“新粵商”培訓工程,支持專精特新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參加省內外高級研修班培訓。
開展“專精特新萬企行”、“一起益企”中小企業服務行動和中小企業服務月活動,為每家專精特新企業配備一名服務專員,送服務、政策上門。優化“粵企政策通”平臺建設,開展涉企政策精準推送。加強國家級、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建設,組織“創客廣東”大賽,支持優質中小企業拓展國內外市場。
鼓勵大型企業將優質中小企業納入產業鏈、供應鏈體系,開放產業集群圖譜,開展“大手拉小手”活動;開展“攜手行動”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推進優質中小企業上云上平臺等專項行動,支持優質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
發揮省(市)促進中小企業(民營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作用,形成部門、上下聯動和政策協同,建立完善中小企業運行分析體系,不斷優化政策體系、服務體系和發展環境,持續支持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
特色化指標
深圳市:
廣東?。?/strong>